新生必修的"防骗"课
新生必修的"防骗"课大河网 核心提示 :又到了新生报到的高峰期,莘莘学子怀着激动、喜悦的心情走向陌生的校门,即将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。然而,因为他们的善良和涉世不深,总有一些可恶的骗子把黑手伸向他们,骗取钱财。8月29日、8月30日,连续两天,本报A11版、A09版先后报道了新生来郑州报到时被骗的案例。在这里,我们搜集整理出今年和往年发生的新生入学时的八大典型骗局,希望能给新生和家长提个醒——捂好钱包别大意,切勿轻信陌生人!受骗的学生家长在讲述被抢经过
□记者谭萍蔡君彦
花言巧语,交费容易退费难
典型案例“交钱后我才知道读的是预科,根本不是他们原来说的大专,现在想退学,学校却不肯退一分钱学费。”两天前,读者小许打来电话郁闷地说。
小许今年高考(Q吧)成绩只有200多分,原本准备复读,8月中旬,她听同学说位于新郑的郑州华信学校正在招生,就到招生点打听,招生老师称只要报名就能录取,交了学费就给发录取通知书,而且还可以安排她读喜欢的设计专业,毕业后属于大专学历。很快,她在家人陪同下交了6480元学费,对方当场就给她发了一份录取通知书。可是,她到学校后才发现,该校没有设计专业,老师把她调成了建筑专业,最让她难以接受的是,她上的是预科,根本不是大专。她大呼上当,提出退学,可学校一直用种种理由推托,学费至今还没要回来。
同样关于学费,新乡的小陈被二七广场附近一家美容美发学院忽悠了。询问时对方称学费1580元,可等他交了学费开始学习才发现,平时用的化妆品和工具都要另外交钱,算下来要8000多元,他根本上不起,提出退学时,之前交的学费学校也是一分未退。
骗术特点:
学生交费前对方说尽好话,甚至不惜编造谎言骗取学生信任,收钱后态度大变,学生觉得不满或上当后,对方想方设法拒绝退费。
防范措施:
交费前一定要先多问多听,打探真实情况,千万不要盲目交费。
巧舌如簧,半路游说你来上学
典型案例:8月29日,本报A11版曾报道,读者赵先生在送孩子来郑州交通职业学院上学的路上,被几名学托“忽悠”到郑州大河学院,并交了学费。发现上当后,父子俩要求退费被拒。
8月26日,赵先生和儿子在郑州火车站寻找报到点时,一对父女上前搭话,得知他们要去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时,对方赶紧说:“俺也被那个学校录取了,到校后才发现很不像回事。我们要去郑州大河学院,这个学校各方面条件都不错。”对方称,大河学院是省内一所名校的大专文凭,包分配,上学是零投入,实习期间就可以把学费赚回来。于是赵先生和儿子跟着对方来到了位于荥阳的郑州大河学院。
交了5430元的学费后,赵先生发现,孩子上的学竟然是“**大专”。
骗术特点:
谁都希望孩子上一所好学校,骗子正是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,编造谎言,“现身说法”,骗取家长的信任,从中牟利。
防范措施:
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。俗话说,眼见为实,耳听为虚。想让孩子上好学校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一定要实地考察,多方打听后才能做出决定,不要轻易交费上学。
骗你上车,带至荒郊洗劫钱财
典型案例:8月30日,本报A09版报道,8月25日下午,郑州某学院大一新生小李独自带着行李从南阳坐火车来郑州报到。刚出站到站前广场,一个中年男子凑上来搭话,并称小李的学院离火车站20多公里,乘车特别麻烦。“我有面包车,可以送你过去,价钱绝对比打车划算。”尽管该男子纠缠不休,最终仍被小李拒绝。
8月29日,郑州市公安局反扒窃警察支队一大队传来捷报称:一个采取如此手法拉客后作案的3人犯罪团伙被抓获。经审讯,该团伙交代,他们采取诱骗旅客上车而后带至人烟稀少的荒郊洗劫的手法,已作案3个多月。
骗术特点:
骗子利用人们贪便宜的心理,说出种种便利条件诱惑新生,将其带至人烟稀少的地方,实施抢劫。
防范措施:
入学报到的新生及随行家长,出行切忌盲从陌生人上车,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,乘车去站内购票,时时提高警惕,避免上当。
热情帮忙,拎走行李一去不回
典型案例:大三学生小李说,第一年上大学,母亲送他来学校,到学校门口后,三名戴着“新生接待人员”胸牌的男孩问他是不是来报到的,并问他是哪个院系的,毫不设防的小李和母亲均如实相告。
“其中一个男孩说,宿舍楼和院系的新生登记处离得比较远,我们拿着行李去太不方便,就让另外两个人在校门口看管皮箱,他则带我们去登记。”没有任何防备的小李和母亲同意了这个提议,高兴地跟着男孩去院系门口登记。“还没走一会儿,男孩说想上厕所,我们就在外面等他,可怎么都不见人出来,我进去一看,人早没了。”小李和母亲赶快回到学校门口寻找自己的行李,行李却已不见踪影了。
骗术特点:
骗子“欺负”新生人生地不熟,在车站、学校门口冒充新生接待人员,“热情”地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,再“调虎离山”,借机偷走行李。
防范措施:
天上不会掉馅饼,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,物品不要轻易离身,以免上当受骗。
替交学费,拿走钱后不知去向
典型案例:去年,小王一个人到郑州上大学。在火车站外,他找到了学校的迎新接待点,并乘上学校迎新专车。刚上车,一名学生模样的男子便主动搭讪,自称是学校学生会的成员。到校后,该男子热情地陪他办理各种手续。等到交费时,看着前面长长的队伍,该男子说,自己和收费老师认识,可以加塞办理,让小王在门外看管行李,由他代为交费。小王就把6000元钱交给他。但结果该男子一去再也不露面。
骗术特点:
骗子以学生或家长身份混上车后,再以学校迎新人员的身份与学生、家长搭讪。取得信任后,以代交学费、前往银行取钱为由乘机诈骗。
防范措施:
新生在报到时不要将钱物交给陌生人,报名交费务必亲自办理。
冒充室友,轻松盗取新生钱物
典型案例:某高校学生小马告诉记者,前年她考上了郑州的一所学校,自己一个人来学校报到。“当时我到宿舍后不久,有个女孩进来了,她说自己也是这个寝室的学生。”小马说,“过了一会儿,我想出去买点儿东西,邀她同去,可她说还要等着父母,我就一个人去了。”小马回来后发现,“室友”已不知去向,她的皮包也被翻开,包内的现金、MP4、电子辞典等物品也不见了。
骗术特点:
刚入学时,新生相互不认识,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,装扮成新生或者老乡和学生套近乎,骗取他们的信任,并乘机盗走学生财物。
防范措施:
对陌生人要想办法确认其身份,另外,离开宿舍时新生应将贵重物品随身带走,或者锁上存放起来。
寝室推销,竟是假冒伪劣产品
典型案例: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小雪说,去年9月初,一名20多岁的女子拎两个大袋子来到女生宿舍,自称是宝洁产品的代理商,毕业于该校的市场营销专业,考虑到大学生挣钱难,特意为学妹们创造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,在大学里找宝洁产品的学生代理。在她的动员下,3名女生花300多元从她手中进货,对方收钱走后,几名女生才知道留下的东西都是假货。
骗术特点:
上门推销是新生经常遇到的骗局。骗子所推销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,上当者往往以外地初来乍到者居多。
防范措施:
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,买东西时最好到学校内外的正规超市购买。
编造谎言,孩子生病急需汇钱
典型案例:去年9月初,新密的张女士把女儿送到北京读大学,回来没几天,突然接到一自称是陈老师的电话,对方称女儿因突发急性阑尾炎入院,急需6000元手术费,并留下银行汇款账号。张女士担心坏了,拨打孩子手机,发现关机,慌忙跑到银行汇款。半小时后,对方又打来电话,说手术中出现异常,需要再汇1万元,张女士赶忙再次汇钱,之后又第三次催要,张女士又汇了2万元……
没想到女儿打电话回来,说自己军训时把手机关了,身体好好的,一点儿事都没有。张女士赶忙到银行去查汇款,已经被人取走了。
骗术特点:
骗子所掌握的学生家庭电话号码,大多从网上校友录中获取,其次是当事学生不小心将自家电话告诉了陌生人。
防范措施:
家长如果接到此类电话,应先与孩子本人、学校老师或保卫部门联系,核实真假,切勿慌乱。 大家都来看看
可以传阅传阅
小心骗子
页:
[1]